从3亿年前一直走到了今天的最古老的植物,比恐

2021-08-22  
一亿多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时期,地球繁荣昌盛,热闹非凡。还有苏铁、苏铁、银杏、水杉……在这些遮天蔽日的大树下,恐龙和独角兽,大象在争夺淀粉质的桫椤;沼泽中,邪恶的蜥蜴张开鲜血的嘴巴,看着树上的始祖鸟……远古动植物相互厮杀,弱小强食,共同演绎一段漫长而复杂的时光在地球上。

历经岁月沧桑,地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由于星际影响,地球经历了造山运动,珠穆朗玛峰从海底升起,随后第四纪冰川喷发。这些灾难接二连三,使地球上的动植物灭绝。然而,在极少数地区,由于地理等特殊原因,一些古老的动植物得以幸存。人们称这些幸存的植物为孑遗植物。

孑遗植物中又称蕨类,又称树蕨、蕨树、水尖晶石、刺尖晶石、大关中、龙骨风、七叶树。刺槐的出现大约是在 3 亿年前,比恐龙出现前 1.5 亿年。桤木繁盛于1.6亿至1.3亿年前的地质历史时期。是当时食草恐龙等大型动物的重要食物。植物学家认为,植物科枞树曾在地球生命史上开创了辉煌的恐龙时代。恐龙早在700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。然而,桫椤科的一些成员仍然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些地区。

枞树(Alsophda Spmulosa)是枞树科(Cyatheaceae)枞属(Alsophda Spmulosa)的大型蕨类植物。该科共有9属,约650种。我国有3属20种,分布于福建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、四川等海拔400~900米的地区。 3属均产于云南,现已知9种。它们主要生长在西双版纳、德宏、文山、红河等地区的热带和亚热带茂密的森林中。

桤木喜温暖湿润气候,常生长于林下、河流及山谷两侧潮湿处。在绿色植物王国中,蕨类植物是高等植物的低等族群,也被称为蕨类植物。在古代,蕨类植物大多是高大的树木。后来,由于各种灾害,大部分都被深埋在地下,变成了煤炭。现今生活在地球上的矮化草本植物,只有少数木本植物在灾难中幸存下来并存活至今。桤木就是这种情况。 桫椤是一种树形蕨类植物,根茎直立,树状。它的高度一般可达 3 罐,并有 1 至 3 米长的巨大叶子。它从树干中伸出,优雅而独特。在南太平洋岛屿的森林中,一些树蕨可以达到20米左右的高度,是世界上最高的蕨类植物。桫椤树干坚硬,花纹美观,可作笔筒和其他艺术品。髓较软,富含淀粉,可提取食用或酿酒,也可剥去新鲜树干的皮食用。髓核还可入药,具有祛风湿、强筋骨、清热止咳等作用,中医称龙骨。

然而,桤木最大的用途在于其科学价值。 3亿多年的生长历史,使桫椤树成为“地球上最古老的树”。由于极其稀有珍贵,被科学界称为研究古生物学和地球演化的“活化石”。保护这一宝贵的“活化石”免于灭绝,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,其科学价值不可估量。在我国,桤木已被国家列为一级重点保护植物,严禁采伐。

恐龙灭绝了,桫椤独自幸存下来。刺槐不开花,不结果,也没有种子。它是如何繁殖的?木本植物通常通过种子或扦插繁殖,而桤木则通过孢子繁殖。桤木叶背有球形孢子囊,孢子在囊内。孢子成熟后会爆裂,然后借助风在森林中飞翔或被流水带走。一旦找到合适的土壤,孢子中的雄性和雌性孢子就会结合,生根发芽,长成独立的新树。就这样,从三亿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开始,直到今天,新的树木诞生、死亡、重生。